芒市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首页

  • 走进芒市

    • [芒市概况]
    • [芒市党政]
    • [城市荣誉]
  • 今日芒市

    • [芒市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听芒市]
    • [芒市手机报]
    • [微美芒市]
    • [媒体看芒市]
  • 生态芒市

    • [旅游资讯]
    • [芒市景点]
    • [芒市美食]
    • [民族风情]
  • 开放芒市

    • [发展规划]
    • [投资政策]
    • [特色产业]
    • [投资动态]
    • [统计公报]
  • 文化芒市

    • [文化产业]
    • [民族文化]
    • [文学艺术]
    • [本土音乐]
  • 文明芒市

    • [文明建设]
    • [学习楷模]
    • [道德教育]
    • [公益事业]
    • [文明风采]
    • [我们的节日]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首页 > 文明芒市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正文
打造“乡村学校少年宫” 助飞孩子多彩梦
发表时间:2020-12-03    来源:芒市镇芒核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     
 

 一、建设目标 

     芒市镇芒核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努力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阵地和少年宫活动场所合二为一,教室既是教学阵地,又是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学校的各功能室,先后建立了织锦室、舞蹈室、鼓号室、十字绣、合唱、棋艺室、绘画室、书法室等14间专用教室,完善内部设施、添置相关设备,实现室内设施设备齐全,有效满足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需求。让每一位生活在芒核小学这块热土上的孩子,在乡村学校少年宫中,“身参与  心飞翔  趣无穷”享受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各种教育,发展兴趣、拥有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编“织”童年

       傣族织锦是芒核村渊源流长的一项民族传统技艺,学校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来自于村子里,他们耳濡目染从家里长辈那里或多或少都看过或了解过。但是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傣族织锦这一套传统技艺却鲜少知道。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芒核村里传统的手艺人也需要将自己手中的技艺往下传承,让学生在课业之外多一门兴趣爱好多一门手艺也是我们举办教育的初衷,因此学校积极引进傣族织锦,将其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中的一项内容,供学生们了解学习。


       自2018年3月在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开办傣族织锦项目以来,学校准备了1个专门的教室,购置了10台编织机器,聘请了2名傣族织锦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校任教,让学生们跟着邀请来的老师一针一线的进行学习,循序渐进的技艺传承与生动详实的技艺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织”进自己的人生里,转变为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目前,芒核小学的傣族织锦项目主要招收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一般从四年级开始学习到六年级结束学习,每周四下午安排两节课,为期三年的学习安排,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傣族织锦的一些基本技艺,为下一步她们掌握更精湛的技艺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学校傣族织锦项目已经招收学生30多人,以傣族女学生为主,经过学习学生对傣族织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技艺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我们将学生编织作品上墙展示,进一步营造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学校将会开展傣族织锦作品评选活动,以作品评选激励学生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大傣族织锦项目的推介打造力度,吸引更多不同民族的学生参与到傣族织锦这一项非遗项目的学习中来,进一步将傣族织锦项目打造为学生乡村少年宫的特色项目,为傣族织锦这一非遗传统技艺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民族传统非遗文化“织”进学生的人生里。

上一篇:

舞动青春 唱响未来

下一篇:
心怀感恩 与爱同心
责任编辑:

芒市党政

更多>>
中共芒市委
芒市人大
芒市政府
芒市政协
芒市微信公众号"微美芒市"
芒市微语
芒市手机报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云南网 |人民网 |德宏电视台 |德宏人民广播 |德宏团结报 |芒市住建信息 |芒市农业局 |中国普法网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芒市历史 |人口民族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09版勐吧娜西网

滇ICP备11000766号 邮箱:mbnx2008@126.com
地址: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斑色路16号 联系电话:0692-2121575 邮编:678400
Copyright © 2016 mangsh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芒市委宣传部 滇公网安备 53310302000041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92-3029080 举报邮箱: mswwxb2019@126.com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692-3029080 举报邮箱:mswwxb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