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遮放镇文化站观看民间剪纸 实习记者 王涵 摄
本报讯 “将芒市打造成为全州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而是塑造芒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树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气质、赋予城市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的过程,而能否建设一个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的新芒市,关键在于能否凸显芒市味道、芒市气派,说到底就是写出一篇芒市文化的大文章。”芒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明在2011年芒市文化建设工作会暨乡镇文化站现场培训会上说。
1月9日,芒市文化建设工作会暨乡镇文化站现场培训会在遮放镇文化站召开,全市各乡镇相关领导及各街道代表近百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正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芒市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就要从文化开始。”陶明说,把握发展的大势,就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建设芒市城市文化名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芒市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底蕴,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和推进。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去年一年,芒市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导演了《军民一家亲》、《父母的恩情》等32个不同形式的新节目,新编、复排大型傣剧《英纳斩蛇妖》、《北国王子》,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州级奖励,与此同时,将文化产业发展,以珠宝玉石为重点,不断培育咖啡、民族饮食、民族民间工艺品等有特色的产业……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使得芒市的文化产业效益和文化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上升,在体现芒市个性特色的同时,增强了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
同时,陶明强调,在创新接受新文化改革的同时,保留好自己民族文化的根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