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潞西市风平镇平河村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上,常年气侯寒冷,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劣,“地无三尺平”是平河村的真实写照,全村数百亩旱地散落在三岗九岭上,过去靠种洋芋为生的村民近两年靠种雪莲果增加了经济收入,村民们说,他们是靠科技扶贫偿到了种雪莲果的甜头。
说起种植雪莲果,平河村村民李回昌动情地说:“这要感谢民康科技种植示范园的余定康老板,是他科技扶贫为我们山区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隆冬季节,是平河村雪莲果收获的时候,在山地间到处可以见到村民们人背马驮收挖雪莲果,而余定康则组织车辆、人员、资金收购雪莲果。2005年,通过扶贫部门的介绍,余定康投资四万多元为平河村无偿提供了60头母猪,分发给村民饲养,有部分村民饲养母猪摆脱了贫困。与平河村接触次数多后,余定康认为:平河村人多地少,气候寒冷,仅凭种洋芋和养猪难于摆脱贫困,必须找到一种能赚钱的项目使村民增加收入。经过对平河村土壤、气候的调查分析和对省内外市场的调查,余定康决定扶持村民种植雪莲果。
余定康于2007年采用订单的形式发动村民种植雪莲果,第一年村民对种植雪莲果和订单农业心存疑虑,许多村民不敢种植,只有少部分村民与他签了订单,当年他兑现了承诺,以每吨800元的价格收购了200吨雪莲果,村民有了16万元的收入。余定康把平河村的雪莲果运销到了广东、渐江、香港等省区,有少部分还远销到了德国,他个人也淘到了销售雪莲果的第一桶金,销售收入近20万元。偿到甜头的村民们今年提高了种植雪莲果的积极性,他们又与余定康签订了500吨雪莲果的的收购合同,在种植和管理中,余定康多次到平河村进行技术指导,教村民如何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采收,提高雪莲果的合格率,村民们在他的指导下对雪莲果精心管理,加大农家肥的施用量,使雪莲果有了大丰收,亩产平均达到5吨多。雪莲果多了,受市场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价格下滑,村民们担心种出的雪莲果卖不出去,正在村民们忧虑时,余定康的运输车开进了大山,一车车雪莲果又运销到了广州、宁波等地。
平河五村第一村民小组的陈福德在山地上算了一笔帐:他的一亩山地,过去种洋芋最好时可以卖到400元,今年种雪莲果产量达到6吨多,除去收挖损伤的,达到销售要求的只有1500多公斤,收入仍然有950元,虽然收入不多,也是种洋芋收入的一倍多,余下的4000多公斤,除自已销售一部分外,还可以做饲料。村民杨从武家的1.5亩山地,过去种洋芋从来没有到过1000元的收入,今年种雪莲果产量10吨,销售3吨,收入达到1800元。
李回昌是余定康指定的收购人,他看到一车车的雪莲果运出大山,心里充满了喜悦,他说:“平河村因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长,种出的雪莲果果型好,甜味浓、产量高,是种洋芋收入的二至三倍,十分适合村民发展,我们在感谢余老板的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老板到山区扶贫,发展产业,加快村民脱贫步伐。”余定康则说:“平河的村民十分勤劳和纯朴,我决心尽我所能,发展好订单农业,明年计划完成600吨以上雪莲果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