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推进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纪实之二
近年来,芒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始终坚持“教育经费投入优先”、“教育发展规划优先”“改善办学条件优先”、,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格局不断优化,总量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依法确保“三个增长”。
芒市委、市政府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我市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保证教育投入,“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教育资金16.94亿元,其中学校基本建设资金7.3亿元(向上级争取3.7亿元,市级投入3.6亿元)。足额征收教育附加费并全额用于教育、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64%及土地出让收益金计提的教育专项资金,全额拨付用于教育工作,依法确保义务教育“三个增长”。2013—2014年,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比例分别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10.61、16.29个百分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比上年增长10.64%、15.32% ,初中分别比上年增长16.64%、9.65%;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分别比上年增长3.25%、2.64%,初中分别比上年增长4.30%、7.92%;教职工年人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83%、2.42%。2016年,为确保我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创建成功,市政府安排给教育的专项资金由原来的2500万元提高到6000万元。
坚持学校规划优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芒市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教育公平,立足城乡统筹,坚持规划先行,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一是结合城区及各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趋势、城镇化发展趋势和人口流动等因素,按照“统筹考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重点突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本着“宜撤则撤,宜并则并,宜建则建”的原则,合理确定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十二五”期间,撤并学校31所,新建芒市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二中学等学校3所,完成芒市第一小学、五岔路中心小学搬迁新建,实现校点布局的基本均衡。结合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十三五”期间,还将新建芒市第七、第八小学、第三中学、轩岗乡和谐小学等学校,加大城区、城乡结合部及移民搬迁集中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二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结合上级专项投向,“本着规划一次到位,项目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编制学校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编制完成了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学改造计划项目规划(2014-2018)等校舍建设规划,并及时组织落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第二期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规划及产教融合等“十三五”期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学校基本建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坚持改善办学条件优先,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芒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最大民生工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优先发展、聚力发展。一是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投”、“捐”、“免”、“贷”、“垫”等方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进学校基本建设:投入资金26300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共开工新建单体项目161个,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投入资金7575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共开工新建单体项目99个,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此外,为有效缓解我市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迫切问题,在缺乏专项资金支撑的情况下,我市还投入资金3.54亿元,实施完成芒市第一小学搬迁新建,投资3900万元;新建芒市第二中学,投资2.6亿元;新建第五小学,投资3500万元;新建第六小学,投资2000万元。目前,正在启动实施芒市民族小学改扩建项目,预计投入资金6300万元;启动实施风平中心小学搬迁新建项目,预计占地56亩、投入资金5500万元;启动实施轩岗乡和谐小学新建项目,预计占地62.42亩、投入资金5500万元;预计投入资金12600万元,谋划新建第七小学、第八小学。二是加强教育教学装备配备。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学仪器装备项目,全面加强教育装备配备。截止2015年,先后购置价值2395.33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今年投入资金270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双向录播系统15套,全面实施信息化工程。近年来,按照 “三通两平台”要求,建设教育信息化项目,先后购置多媒体512套,设计算机教室114个,计算机3348台,全市生机比达14.42:1;图书123.33万册,生均图书达25.56册;小学科学仪器、中学理化生实验仪器配备率均达100%。三是加大学校安全管理设施投入。认真落实学校大门“十有”和警校“3+1”模式,在全市所有初级中学、村中心小学建立校园保安室,在各类学校配备了学校保安115人;投资2300余万元,添置安保器械500多件,安装校园安全监控系统53套、摄像头250个,校园安全工作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得到有力保障。目前,成功创建国家级平安校园学校1所,省级平安校园8所、州级平安校园37所、市级平安校园56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