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首页

  • 走进芒市

    • [芒市概况]
    • [芒市党政]
    • [城市荣誉]
  • 今日芒市

    • [芒市新闻]
    • [通知公告]
    • [视听芒市]
    • [芒市手机报]
    • [微美芒市]
    • [媒体看芒市]
  • 生态芒市

    • [旅游资讯]
    • [芒市景点]
    • [芒市美食]
    • [民族风情]
  • 开放芒市

    • [发展规划]
    • [投资政策]
    • [特色产业]
    • [投资动态]
    • [统计公报]
  • 文化芒市

    • [文化产业]
    • [民族文化]
    • [文学艺术]
    • [本土音乐]
  • 文明芒市

    • [文明建设]
    • [学习楷模]
    • [道德教育]
    • [公益事业]
    • [文明风采]
    • [我们的节日]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首页 > 今日芒市 > 视听芒市 > 正文
捐资助学献爱心 善行义举显真情 切实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发表时间:2016-11-28    来源:微美芒市     作者:芒市委芒市人民政府
 

——芒市推进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纪实之一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芒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芒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始终坚持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为宗旨,开展捐资助学系列活动。发动社会捐助,并获得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支持,同时,各乡镇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捐助自愿”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最大限度筹集助学资金这一根本任务,协调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一系列捐资助学活动,力求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顺利入学。目前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芒市共筹集资金1073万元,其中芒市助教基金224万元,江东乡筹集资金375万元,中山乡筹集资金50万元,勐戛镇筹集资金252万元,五岔路乡筹集资金172万元。

  芒市:全力以赴实现每一个孩子的求学梦

  芒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科学谋划,狠抓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格局不断优化,总量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芒市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捐资助学活动开展以来,芒市坚持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建立捐资助学基金会,扩大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全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坚强信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切实解决好学生的最基本生活问题。

  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组织教育、民政、财政、审计、红十字会等部门及部分爱心企业成立芒市捐资助学基金会,制定《芒市捐资助学管理办法》,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专门组织开展捐资助学工作,捐资助学基金管理得到规范,申请审批程序明确,资助奖励更加科学合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阳光操作,将扶贫帮困款物及时发放到困难学生家长中去。

  截至目前,基金会共收到捐款2242808.96元。2014年,奖励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学生3人,每人20000元,共60000元;奖励芒市第一中学被一本学校录取学生12人,每人5000元,共60000元;资助被二本及以上学校录取贫困学生106人,每人3000元,共318000元。

  江东乡:用爱心传递理想与信念

  每到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一年收获的季节,芒市江东乡的学子们也即将迈入初中、高中或者大学。为了让学子们放心读书、读好书,每年江东乡都会举行博爱助教募捐暨发放活动,来自州市相关单位领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江东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都会齐聚江东,纷纷送上一份爱心和希望。

  在江东的老百姓心里,推动江东教育事业进步,发展适合江东莘莘学子成功的教育,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博爱助教金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奉献、互助、进步”的精神,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江东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帮助许多江东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多年来,共资助学生516人次,50.88万元;奖励优秀教师279人次,28.95万元。中心校购置电脑1万元。目前余额为200万元。

  江东中心校的杨善信老师正是在博爱助教金的资助和其他好心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他说,正是这一颗颗的爱心,给他带来了希望,也让他成就了梦想。如今,他回到了养他、教他、让他成长的故乡,希望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为家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山乡:以实际行动发展和支持好教育

  “实现中国梦·德宏篇章需要更多的人才,中山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科技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所以,我们成立映山红助教资金,就是希望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中山乡党委、政府一起以实际行动发展和支持好教育。”芒市教育局开展捐资助学系列活动以来,中山乡积极响应,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成立了映山红助教资金。

  中山乡映山红助教资金是为了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中山乡教育事业发展而成立的。映山红助教资金主要用于教育事业,以奖促教,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倾情助学,确保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携手共圆孩子的读书梦和成才梦。

  据统计,自2015年成立映山红助教基金会以来,共发放映山红助教资金83600元,其中:奖励中、小学优秀教师43200元;资助本乡户籍考取“全日制二本”及以上学生21000元、优秀初中毕业生8400元、优秀六年级毕业生6000元、在读优秀困难学生5000元。

  勐戛镇:让爱陪伴圆梦之路

  “参加这个募捐仪式很有意义,我们觉得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应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回馈社会。我是勐戛人,俗话说‘树高千尺不离根’,支持家乡的教育是我应尽的义务。”

  2016年2月28日,在芒市勐戛中学校园举行的“爱让我们在一起”——勐戛镇助教基金成立暨募捐仪式活动上,一位企业家这么说道。

  一直以来,勐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安工程设施,积极开展奖励助教活动,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勐戛地处边境民族贫困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庭困难正面临着失学的危险,因为教育条件较差,每年有很多优秀教师外流。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实现勐戛教育事业的腾飞,托起孩子的希望和梦想,鼓励支持优秀教师立足本职、安心工作。勐戛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勐戛镇助教基金,并向全社会发出捐资助学爱心募捐倡议。基金会以“奖教奖学,扶贫帮困”为宗旨,通过社会募捐等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家庭条件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

  当天,勐戛镇9个村109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在得知镇里要成立助教基金后,第一时间开展募捐行动,与多家爱心企业、许多社会爱心人士一起用爱心与责任,为山乡孩子的未来贡献了一份力量,共募捐到助教善款2505821.1元。

  五岔路乡:为贫困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如今的五岔路人心里,都记得乡党委和政府说的一句话:“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

  从前五岔路交通闭塞,生活贫困,校舍简陋,师资匮乏,求学困难,教育相对较为落后。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狠抓“两基”工作,学校硬件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教育指数名列山区乡镇前列。

  2016年3月,五岔路乡党委、政府组织的“斑色花助教基金”募捐活动上,各爱心单位、企业和个人及五岔路乡6个村63个村民小组的村民相聚一堂,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的活动中,为五岔路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让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汪洋,募得助教基金171.92万元,为莘莘学子的读书梦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芒市河心场:捐资助学播撒爱的种子

  2000年8月,在原河心场村在外工作的老干部们的倡议、组织下,由本村在外工作、经商、务工等人员自发组织成立了芒市镇河心场村民委员会“爱村会”。成立之初,成员只有几十人,每年虽募集到的资金有限,但仍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本村的教育事业。

  2013年,芒市镇河心场村民委员会成立“爱村会”助学基金,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筹集到的助学资金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及奖励每年考入各类大学就读的大学生。仅2013年,河心场村民委员会“爱村会”就募集专项助学基金50000余元。通过多年募集,目前,河心场村民委员会“爱村会”已资助各类大学生30余人,资助金额20000多元,为河心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今,芒市开展的捐资助学系列活动已渐渐形成规模,全市各级各部门踊跃参与,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许多乡镇的助教基金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奖励机制、贫困学生助学办法进一步完善,在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强国富民,育人为先”。只有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系统更加办好教育、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教育,才能更快地促进边疆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

《东方主战场》_第八集_正义必胜

下一篇:
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个坚持见成效
责任编辑:

芒市党政

更多>>
中共芒市委
芒市人大
芒市政府
芒市政协
芒市微信公众号"微美芒市"
芒市微语
芒市手机报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云南网 |人民网 |德宏电视台 |德宏人民广播 |德宏团结报 |芒市住建信息 |芒市农业局 |中国普法网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芒市历史 |人口民族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09版勐吧娜西网

滇ICP备11000766号 邮箱:mbnx2008@126.com
地址: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斑色路16号 联系电话:0692-2121575 邮编:678400
Copyright © 2016 mangsh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芒市委宣传部 滇公网安备 53310302000041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92-3029080 举报邮箱: mswwxb2019@126.com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692-3029080 举报邮箱:mswwxb2019@126.com